孩子最常對父母發出這樣的怨言:「你們根本就不了解我,也從來不關心我內心的感受!」父母則顯得相當挫敗及錯愕:「我們花那麼多的時間、精力及金錢,來照顧你、栽培你,你竟然還說我們不愛你、不關心你,實在令我們太傷心、太難過了!」
現代父母由於孩子生得少,相對上,賦予家中寶貝兒女的關心和注意力也較多,除了照顧生活起居、食衣住行,也得關心他們的課業及行為問題。但不知怎地,父母總是覺得和孩子雞同鴨講,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,常常感到驚愕與不知所措:「那是⋯⋯我的小孩嗎?怎麼會說出這種話、做出這樣的事?」眼看著自己一手拉拔長大的小孩,彷彿成了外星人!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、快樂的身心、自信心及優異的學業表現,但有關孩子的教養層面,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?我想,最基本的不外乎是生活起居及三餐照料,父母盡其所能讓孩子有個安全的成長環境,在食衣住行方面,也盡量給予完善的照顧。其次是學習環境及盡可能多的學習管道,讓孩子除了接受正規的教育訓練,還要有機會接受一些音樂、繪畫、體育及其他的才能教育。但在這裡,我想提出新時代身心靈觀念當中最重要的教育理念,那就是「照顧孩子的感受」。現代求好心切的父母,把照顧孩子的三餐與生活視為理所當然,也十分關心重視孩子的課業及行為。然而,父母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~花時間了解孩子的感受、傾聽孩子說出內心的感覺,因此,更不用說去「照顧孩子內心的感受」了。
在我的診間裡,上演著不少親子衝突的場面。孩子最常對父母發出這樣的怨言:「你們根本就不了解我,也從來不關心我內心的感受!」父母則顯得相當挫敗及錯愕:「我們花那麼多的時間、精力及金錢,來照顧你、栽培你,你竟然還說我們不愛你、不關心你,實在令我們太傷心、太難過了!」那麼,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呢?關鍵在於,我們的教育人員及父母還沒學到如何「照顧孩子的感受」。舉個例子,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學校和同學起衝突,雙方各自掛彩回家,該如何處理呢?我的建議是,第一, 不要急著興師問罪,找老師、打架的同學及對方的家長理論;第二,不要急著罵孩子;第三,不要急著寵愛或溺愛你的小孩,比如心疼他而給予他很多的玩具及糖果;第四,澄清及了解事情的始末,安定自己的情緒,平心靜氣地從小孩、老師、打架的當事人及旁觀者那邊了解事實真相;第五,了解整件事情的背後,孩子的感受是什麼。
在此誠心提醒各位關心教育的父母們,希望在每個家庭成員相處的氛圍裡,都能試著以不批判的態度傾聽及分享彼此的感受。當孩子的感受被父母注意到,同時能被了解及照顧到,這孩子就會擁有健全的基礎,將來父母也就可以少操一份心了。
分享是喜悅的,願與你共享我所擁有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