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慶祥戶外畫展



週六, 24 十二月 2011 00:51


展演限時批 - 展覽訊息


時間:2012年一月一日至 一月八日


地點:台南市關廟區新埔里偕老巷


開幕茶會及音樂表演:一月一日上午十點



偕老巷的第一個故事---母親走到村巷口


 


母親走到村巷口。


 


母親第一次走到村巷口,坐著樸素的轎子,後頭跟著人群與行列。粧奩、菓品、糖霜加上前導的音樂。那年是1938。從歸仁,母親嫁給父親,住了下來。


母親後來又無數次地走到村巷口。人生世事、朝暮生活,走到村巷口時,柴米油鹽餵養了八個孩子,其中那個最小的就是我。


 


八個兄弟姐妹也都曾走到村巷口,也都曾在村巷口瞻望,一趟趟旅程前回頭時,有母親的身影在巷口揮手。


 


相別年月無計,旅程或者重洋萬里,母親揮手亦曾揮入夢裡,在村巷口,在村巷口斜坡頂上,那棟百餘年老宅的黑牆紅磚側拱門下。


母親最後一次走到村巷口。


 


2010年八月,母親最後一次走到村巷口。我們兄弟姐妹陪伴母親走下前庭階沿,繞經黑牆拱門,自斜坡頂下到村巷口,與母親揮別。此後,母親便不曾再揮手。


 


其實,母親一直在巷口揮著手,在靜夜、在歌聲流轉、在晨起薄霧、在葉落蛙鳴時。


 


母親生於1916年二月,世壽九十五。


 


2011年八月,母親別後一年,為紀念母親在村巷口揮手的身影,以及與父親結縭七十餘載,相扶相恃、平凡而誠敬之情,乃將此巷名之為偕老巷。取詩經中「執子之手,,與汝偕老」之句而名其義。誠願同行於此世者心中,都有一條溫暖可堪回憶的小巷,我們的母親或在陽光下、或在夢裡深處揮手,在巷口。


 


關於這次畫展


這是一次為紀念我的母親而舉辦的畫展。


 


這些畫作母親都曾看過,其中不少作品在進行中時,母親也曾在旁好奇地詢問,或者讚美,雖然那讚美是基於對兒子毫無保留的護惜,也是每個母親都會做的事。我的母親喜歡鮮亮的顏色,他總是告訴我,要畫得明朗些、光鮮些,最好能多畫些紅花好顯得吉利,而我有時笑著說好,又常常不聽他的。


 


畫的主題內涵多以家鄉社區的生活,或者環境樣貌為主,那是父母親朝暮生活的重要內涵與背景,也是我成長記憶中最熟悉的部份。這當中,也有我的族親與鄰里在裡頭。


 


畫這些畫時,鄰里安好,長輩俱在,我的母親笑嘻嘻地晨起掃地、斜陽洗衣,日子靜好而不知年月。現在母親辭世,熟知的長輩多已遠行。畫猶在,曲巷留著昔日的身影;簷下、院前,盤桓著族親的笑聲。暖陽冬日、三月春暉,似猶未遠,因而我決定現地展出這些畫,因為畫不僅僅是畫,更是生活的聲影,側記著自己的中年歲月,陪伴著孩子成長,數著母親漸增的華髮,與夫妻朝暮間的小小悲喜。


 


伴隨著這些畫作的,是我與內人十二年來所寫、摘錄,而以母親為主軸的日記。還有什麼比這些文字涵容更多、更深的一家人的生活印記、生命紋理在裡頭呢?親子、夫妻、手足、鄰里,這些人間情緣在必然與偶然之間擺盪,留下來的也不僅僅是漸行漸遠的身影與記憶,交錯的情網織成的人間血緣脈絡,安置了你我在天地間的位置。順流而下時,倘若定心加意,也常可以見到花紅柳綠展顏,又或者沃野平疇千里。


 


讓我邀請你走進我們的社區,走入我們的生活記憶。你來時,在巷弄間或許仍聞得到使君子與桂枝的甜甜花香,洋紫荊在黃金串錢柳旁,藍天為頂瓦屋相伴,在微紅與淡紫之間搖曳,枝條間的顏色或者未比春桃紅艷,卻也已經一樹繽紛了。


張慶祥戶外畫展:http://artobserverfield.com.tw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view=article&id=489:2011-12-24-10-35-28&catid=66:2011-04-21-07-03-50&Itemid=95


 分享是喜悅的,願與你共享我所擁有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百合 的頭像
    百合

    百合集

    百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